因着天气火辣辣地热,庙会上人来人往的,茶摊的茶水与酸梅汤价钿公允,是以生意大好,过往总角黄髫的小儿,豆蔻年华的小娘子,斯文悠闲的书生,发苍齿摇的老人家,都会得停下来,吃一盏茶汤,歇一歇,再继续逛庙会。
亦珍见茶摊生意这样好,惟恐汤伯一人忙不过来,便同英姐儿约好了,过半个时辰,在西林禅寺山门前汇合。
英姐儿晓得亦珍家里靠这茶摊供养一家嚼用开销,是以并不埋怨,自带了家里的两个丫鬟婆子,逛庙会去了。
留下亦珍与丫鬟招娣在茶摊里,汤伯舀酸梅汤兑上香甜的桂花蜜与甘冽清澈的井水,亦珍负责将茶汤端至客人手中一并收了银钱,而招娣则坐在小杌子上,埋头利落地清洗客人吃过的茶盏。
亦珍刚收了钱头一位客官放在茶盘里的一钱银子,收拾了茶碗,就见一个方头大耳,通身透着一股子老爷气派的中年员外,踱着方步走到茶摊跟前。
亦珍正打算上前招呼,只见员外老爷身后猛地蹿出个面白无须的矮胖子,一把自袖笼里摸出块轻柔细腻的葛布巾子,在茶摊的条凳上来回仔仔细细地抹了两把,这才对员外说:“老爷您请坐。”
把亦珍瞧得一愣。
老爷也啼笑皆非地睨了矮胖子一眼,“出门在外,自然要入乡随俗。人家坐得,老爷我有什么坐不得的?”
“是,老爷说得是。”矮胖子满口称是,随后转头,尖着嗓子问亦珍:“小娘子,你家的茶摊有什么喝的?”
“我家茶摊只有凉茶与酸梅汤卖。”亦珍清亮亮地回答。
“那就各来一碗酸梅汤罢。”老爷道,又看了看临桌正在就着茶果吃茶的老妪,“再配些茶果来。”
“好叻。汤伯,三碗酸梅汤并四喜如意茶果一碟!”亦珍脆生生地道,“请稍等片刻,老爷点的酸梅汤与茶果马上就送来。”
矮胖子一边剥开茶叶蛋的蛋壳,一边留神老爷,见老爷神情愉悦,姿态放松,心知老爷这时是极开心的,一边将剥好了壳的茶叶蛋先递给坐在下首的宗冀。
宗冀接过茶叶蛋,咬了一口,细细品味,然后微不可觉地向着矮胖子摇了摇头。矮胖子见了,这才又剥了一只茶蛋,双手奉给老爷。
这时老爷要的酸梅汤与茶果也送了上来。
照例宗冀先尝过了,才由矮胖子奉给老爷。
老爷坐在茶摊里,一边吃着茶叶蛋,一边喝着酸梅汤,眉宇间竟露出一股子说不出的舒爽来,“想不到这小小的路边茶摊,做出来的酸梅汤,竟比家里厨子做的味道还好。”
矮胖子闻言,也滋溜溜喝了一大口酸梅汤,咂舌道:“果然比在家里喝的还酸甜适口,隐隐还透着股子桂花香。”
老爷嘉许地点点头,“你这老东西,嘴巴倒是刁。”
矮胖子嘿嘿一笑,“跟着老爷,有幸能食得山珍海味,这才养出老奴的一张刁嘴。老奴这全是凭了老爷您的福气呢。”
一边正吃茶叶蛋的宗冀听了,几乎被最后一口蛋噎死,忙端起手边的酸梅汤,“咕嘟咕嘟”一下子全灌了下去,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。
这次的护卫任务,最辛苦之处,倒不是要陪着老爷天南地北的游玩,而是要时时听矮胖子对老爷无所不用其极的吹捧。即便已听了一路,听到两耳流油,他还是不适应啊。
矮胖子横了宗冀一眼,“哼!不识货!简直是牛嚼牡丹!”
老爷听得哈哈笑,“宗冀在北地长大,不识货也是常理。”
矮胖子瞥了一眼生意很是兴旺的小茶摊,低声问老爷:“老爷若是喜欢,老奴去向那店家问了方子来,回家自做给老爷吃?”
老爷呷了口酸梅汤,摆摆手,示意不必。
矮胖子想一想,便作罢。
三人吃罢,矮胖子自袖笼里摸出一锭银元宝来,婉转曲折地叫了一嗓子:“小娘子,结账!”
亦珍听得心肝儿颤了几颤,赶紧过来,“三盏酸梅汤并四喜如意茶果一叠,拢共一百二十文。”
矮胖子将白胖手心里的银元宝掼到亦珍端着的托盘里,当啷啷一声,惹得不少路人都看将过来。
“客官,小店做的是小本买卖,弹不开这一锭元宝。”汤伯见了,忙趋前来,弯着腰,小声说。
矮胖子“嗤”地一声,“赏你们的,不用找了!”
说罢伴了老爷继续逛庙会去了。
汤伯暗暗觑了亦珍一眼,惟恐亦珍觉得受人施舍,抹不开面子。不料小姐面上云淡风轻,心平气和,“汤伯,既是客人赏的,就收下罢。”
又见左右卖果子与绣品的小贩脸上不无羡妒之色,压低了声音对汤伯道:“今日收入,足以抵得上平日里一旬的收入。汤伯弗如先收了茶摊,回家去罢。”
汤伯一想,也觉得小姐说得有道理。
老话说“财不露白”,刚才那几位给了一大锭银元宝,教周围的小商小贩看见了,还不定如何羡妒呢。再说这谷阳桥前头,本就不是他素日支茶摊的地方,万一要是教有心人看得去,觉得自家的茶摊影响了他家的生意,到时候闹起事来,他一个小老儿,小姐和招娣两个女孩儿家,如何是好?
汤伯赶忙趁茶摊上正巧没有客人吃茶,将茶摊收了,家伙事儿一一都放到独轮车上,关照招娣好好伺候小姐,这才吱嘎一声,推了车,快步往家去了。
亦珍站在桥头,目送汤伯已有些佝偻的背影下了桥,去得远了,这才带着招娣,往西林寺山门前慢慢行去,与英姐儿汇合。